爬花楼兼职论坛,小红楼论坛免费信息,一品阁免费论坛官网,一品香论坛网

主题活动 更多...

文明播报

古今名人笔下的重阳情思

2022年10月08日  来源:义乌文明网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
 
  当这首熟悉动人的歌曲在耳旁响起,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传统美德,在这个崇尚“尊老敬老,厚德仁爱”的节日里,无论是千百年前的文人墨客,还是当代的才子佳人,都用各自的方式表达了重阳情思。
 
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传世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据说,这是他十七岁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当时,王维正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便催生了作者身为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怀念故乡的兄弟。
 
  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不只是写出了作者身处异乡生活的孤独寂寞,也反映了从古至今大多数游子的孤独寂寞。至于深入人心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万口流传,时至今日依然拥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引发无数共鸣。
 
李清照:人比黄花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宋代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词句,抒发了作者新婚后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从意境和影响力来说,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又到重阳佳节,天气骤凉,女词人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佳节又重阳”中的一个“又”字,突出地表达了作者的伤感情绪。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不只是时令转凉,更有一番凄凉滋味涌上心头。
 
贾平凹: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这是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在作品《关于父子》中的一段表述。当你还只是父亲的儿子时,或许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享受生活。而当你荣升为儿子的父亲时,才能真正懂得“父亲”的责任和不易,才能更加深刻地看待生活。
 
龙应台:目送父母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才女龙应台的《目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作者用女性细腻柔和的视觉,娓娓讲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那种牵挂、放手以及怀念。
 
李健:对家人的陪伴像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
 
  “节日仅仅是一个点缀,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众多日子中的一天。节日期间的陪伴很容易做到,难的是平常日子的陪伴和问候。”这是被称为“音乐诗人”的李健对重阳节的感悟。
 
  时至今日,就大多数老人而言,吃什么、穿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孙辈能常回家看看,有时间坐下来陪他们说说话。
 
  重阳九九,温情久久,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责任编辑:吴 潮明
塘沽区aa7744| 信丰县umc696| 来凤县u7y542| 剑河县i7g494| 清河县oos972| 鹤山市7iw425| 汶川县ec7956| 萨迦县ioc15| 工布江达县u8886| 外汇qcy184| 铁岭市u6q268| 双辽市cai50| 盐山县6ck529| 晋宁县wi6745| 简阳市kgq777| 贺兰县m6k862| 黄梅县g6a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