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花楼兼职论坛,小红楼论坛免费信息,一品阁免费论坛官网,一品香论坛网

主题活动 更多...

文明播报

青春赋能山村美丽蝶变

2024年07月18日  来源:义乌文明网 
——访农创客、栖隐大安公司综合部经理王磊
王磊近照
 
  栖隐大安,这个一听名字就很诗意的地方。有人说,这里是义乌离天空最近的民宿。举目四望,义乌美景尽在脚下。
 
  7月16日下午,在赤岸镇杨盆村村口的栖隐大安茶吧内,农创客、栖隐大安公司综合部经理王磊正忙着招待客人。这个“90后”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大山里生活。用王磊自己的话来说,他们团队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努力把这个即将消逝的村落保留下来,将其打造成义乌市民休闲度假后花园,让来游玩的旅客能有一个远离城市、回归自然的地方。
 
大山里建起网红民宿群
 
  在赤岸群山中,隐藏着一个小村落。杨盆村,依山而建,四周群山环绕。600米海拔的山腰上,与世隔绝的杨盆村经历了700多年的历史时光。
 
  驱车沿着山路蜿蜒前进,沿途风景随着海拔升高而不停变化。茂密的植被,让杨盆村成为一个天然的“森林氧吧”。说起栖隐大安民宿由来,王磊表示,这还得从杨盆村“异地奔小康”说起。据悉,杨盆村地理位置偏远,村民生活不便,在“异地奔小康”富民政策推动下,村民都搬到了生活条件更便利的社区高楼生活。村里的老房屋与农耕文明,却依然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就像是义乌“桃花源”。
 
  于是,他们团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尽量保留杨盆村原貌的基础上,把杨盆村改造成一个集“吃、住、行、游、养”于一体的休闲旅游民宿群。“民宿开始改建的时候,我就在了,当时我才大学毕业没多久。”王磊告诉记者,他大学读的是设计类专业。民宿改造开始之后,他就加入团队,主要负责物料采购等工作。
 
  随着栖隐大安民宿开发建造,曾经几近荒芜的土坯泥房和杂草丛生的庭院,摇身变成一道道亮丽风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实践。“把乡村农房改造成民宿,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王磊说,包括农房如何合理进行利用、整体装修风格和理念打造、整个基础设施投入,都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再加上杨盆处于深山之中,路不好,还缺水,改造的工作量更是进一步加大。
 
  好在团队坚持了下来,栖隐大安,如今可算是浙中第一大民宿综合体。站在栖隐大安民宿的入口处四望,曾经的杨盆村早已换了模样:鳞次栉比的石头房被重新改造,变成一栋栋精致的民宿;村内的道路均被修建一新;山村景点丰富,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干净整齐的主村道,与弯弯绕绕的林间小道相交汇,指引着人们前往更多秘境探险……
 
  “最开始是受到我父亲的影响,但在这座大山里生活久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特别熟悉,我自己也逐渐喜欢上这个地方。”王磊已在这里生活工作了七年,如今主要负责行政、接待等工作。
 
  对于未来,王磊还没有想太多。“继续做好目前手头的工作,进一步提升客户的住宿体验,让每一个客人不再是客人,更像是一个回家的业主。”王磊表示。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这个地方
 
  栖隐大安地理位置与其他多个县市相邻,主要客户群体来自金华城区、永康、东阳及义乌本地。
 
王磊介绍,栖隐大安目前主要划分为“一核、两带、六大功能区块”:一核指大安广场;两带指森林氧吧延伸带和景观绿色延伸带;六大功能区块指精品酒店度假区、慢养生活社区、文化创意空间、生态种养区、户外体验区和公共配套区。
 
  栖隐大安开发建设坚持以自然为基,多采用竹子、石头等自然材料,修葺构缮自然村落,原封保存古朴粗雅的风貌。小镇周边竹杉清幽,雾海竹林之间宛若进入秘境,成为游客休养生息的绝佳选择。
 
  “对现在年轻人而言,民宿不再是一个单纯休息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住宿体验以及衍生的一些新形式、新业态。”王磊说,他们团队会经常组织研学培训、书画雅集、摄影交流等,还专门开辟了农耕体验中心,供游客体验农耕文化。
 
  当然,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民宿推广形式上,王磊与公司运营团队积极探索,努力用更受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进行推广和运营。“像去年义乌下雪的时候,我们团队自己制作了短视频,吸引不少年轻人上山游玩。”王磊说,公司还通过当下年轻人比较热衷的网络平台,如小红书App、美团、携程等进行全方位推广,让义乌及周边县市更多人群知道,义乌大山里还有这样一个“后花园”。
 
  不仅如此,栖隐大安还引进电车充电站,充分满足新能源车主充电等方面的需求,另有微型消防站、森林防火指挥部、信号站等配套基础设施。“让游客玩得安心、放心,是我们的运营和服务理念。”王磊说,他们是绿水青山的受益者,更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要把民宿越办越好,为乡村振兴添微薄之力。
 
  在王磊眼里,义乌不仅是一座商贸城市,也是一座旅游城市、康养城市。多年下来,栖隐大安民宿整体运营已经比较成熟,但仍需要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扶持,王磊希望有更多更好的乡村振兴政策能惠及农创客与农村新业态,他也将肩负起介绍文旅义乌的责任与义务,让家乡更好地走出去,亮出义乌青春、活力的新面貌。
 
采访札记:
 
乡村发展,未来有无限可能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映着文明的进步,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社会资源。可以说,传统村落是极为宝贵的活态文化遗产,如何守护好传统村落、让传统村落绽放新活力,杨盆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着力改善村容村貌、挖掘乡村特色,保护并开发了一批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能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共富”的传统村落,让“古韵”与“共富”结合,以文旅融合促进共同富裕,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能在这些有想法、有能力的农创客手中,迸发出更大的活力。(陈洋波)
 
责任编辑:吴 潮明
铜梁县jvf911| 英山县lzb132| 卢湾区3hv268| 津南区rn3535| 班戈县fvb737| 满城县x3t98| 惠来县xfv984| 沽源县3rf858| 慈溪市th3377| 玉山县nvv67| 九龙坡区f1z559| 科技bvx407| 佳木斯市22v281| 革吉县rnx589| 弥渡县fnn713| 阿合奇县2xf837| 鸡东县nt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