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 更多...
文明播报
用镜头唤醒乡土好物
——访农创客、吾亭公司商业运营部负责人金君宝

金君宝正在拍摄视频
“今年三十浪里熬,不如回家种葡萄……”最近,视频号“义亭里”一条“不如回家种葡萄”的视频小范围出圈。视频中挥汗如雨的“新农人”金君宝,也被更多人所认识。
破界:让手机成为打破壁垒的“新农具”
7月15日下午3时,夏日阳光最盛时,记者在义亭镇傅宅村傅宝葡萄园里,见到了正在葡萄藤下拍视频的金君宝。
1995年出生的金君宝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人,粗眉毛、黑框眼镜搭配古铜色皮肤,笑起来憨憨的。但一说起工作,他思维清晰,表达流畅。“我大学学的是汽修,但因为行业实习工资太低,2016年毕业后就回到义乌,找了一个淘宝客服的工作。”首次尝试客服的金君宝做得很出色。“当时我们是四个店铺,咨询的顾客非常多。我就设置了很多快捷键、回复模板,多的时候一台电脑可以同时对接五六十个客户。”
不到半年,他被晋升为客服主管。“我们老板当时26岁,很年轻、很有想法,经常带我们去听课学习。”这个过程中,金君宝了解了从直通车投放到产品上架的全流程。随后多年,他又转战拼多多、京东、抖音等多个平台,卖过保暖内衣、生鲜、水果、DIY定制等各类产品,当中赚到过钱,也曾因为供应链跟不上折戟。但不论胜败,他都会总结复盘,不断丰富自己的实战经验。
2023年11月,金君宝接到了义乌市吾亭控股有限公司(强村公司,简称吾亭公司)的邀请。这家由义亭镇22个村联合组建的企业,正想通过直播为本地农产品开辟销路,项目急需一个带头人。“当时公司负责人说,他们致力于让手机成为打破壁垒的“新农具”,把乡村农产品跟城市一线相牵,非常打动我。”金君宝第一次去公司,看到墙上“富民兴村”四个字,突然想起爷爷起早贪黑干农活、凌晨两点挑着菜去赶集的背影。于是他毅然加入,牵头组建吾亭公司直播团队,成为商业运营部负责人。从此,他的办公室不仅在方正的格子间,更在广阔的农田里。
共生:从单打独斗到赋能乡村
起步远比想象中艰难。搭建好直播视频号,金君宝开始带领团队拍短视频、开直播,但很快发现手上“无货可卖”。“农产品最难的是品控,很多农产品因没有销售许可,根本上不了线。”为此,他带领团队主动对接成熟厂家、品牌,整合油、米、火腿、酥饼、红糖等合规产品,集中区域优质农产品资源,慢慢搭建起线上供应链。
除了自己干,吾亭公司还和中国计量大学建立合作,6名营销系的学生作为“外援”加入团队,一起开展农产品直播和短视频录制工作。
此外,吾亭公司走进义亭镇不少村庄,给农户上短视频公开课,教大叔大妈自己拍视频、做直播,改变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张家村党支部书记张雪梅非常积极,带着村民一起学拍视频。她拍的桑葚视频,虽然镜头晃得厉害,却因为真实鲜活收获了不少点赞。”课堂上,金君宝帮张家村组建了村民短视频矩阵,20多户农户互相关注、转发,形成了“全村带货”的热闹景象。
针对农产品保鲜期短、品控难度大的问题,金君宝想到了采摘游、团购模式。“我们走的是差异化发展。比如葡萄,别人卖的是葡萄,我们卖的是提货券,29元3斤,到农场自提,还可以入园采摘,大家就比较感兴趣。”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物流损耗、品控风险,还为乡村带来了人气。游客采摘葡萄的同时,还会顺带购买农户的土鸡蛋、蔬菜等农产品。
共创:用“无厘头”激活农产品短视频
“每天上午,我们主创人员就研究脚本,下午直播或者拍视频、剪视频。”金君宝发现,农产品因为产品性质,缺乏天然流量,必须人为制造亮点才能吸引受众目光。几次尝试之后,金君宝选择了搞笑风格出镜。“一开始特别难为情,怕亲戚朋友刷到会笑话我。后来觉得不能因为这点问题放弃,就逼自己怎么夸张怎么来。”
镜头前,金君宝猛地咬下一口葡萄,汁水如水管里的自来水般奔涌而出,喷他一脸。这条模仿喜剧桥段的短视频,最终为义亭葡萄带来了近万次曝光,电话咨询不断。“虽然很多网友说我夸张,但只要能调动大家购买欲,那就说明这个视频有效。”这些带着“土”气的创作,渐渐有了回响。今年开始,“义亭里”视频号关注人数直线上升,短视频点击量从几百上涨为几千,直至破万。
“网上宣传比我们一整天坐在路边售卖好多了。视频发出去之后,每天都有新客上门。”傅宝葡萄园负责人傅松玲说,这么热的天,金君宝和伙伴们来了很多次,非常辛苦。
“金君宝的加入,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改变。他不仅熟悉网络传播规律,还能将流行元素、创意理念融入直播和短视频,让农产品推广内容更鲜活。”吾亭公司总经理鲍福喜说。截至目前,团队已帮企业、农户推广葡萄、桑葚、红糖等10余种农产品,“吾亭铺”直播间产品不断上新,“义亭里”视频号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50万次,带动200多户农户增收,形成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互相带动的模式。
随着“甜美义亭”区域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金君宝计划把更多农户故事搬进镜头,构建全新助农生态圈,跟农户、合作社一起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主题。“我们不光要让大家买到好东西,更要让大家知道,每颗葡萄、每块红糖背后,都有一群可爱的人在认真生活。”他的话语里,有对土地的敬畏,更有对未来的笃定。
记者手记>>>
一次破局的启示
乡村振兴,既要留住田埂上的泥土味,更要注入数字时代的科技感。当传统农产品困于“酒香也怕巷子深”,金君宝用镜头为乡土农产品打开了一扇窗。他跳出“卖货思维”的局限,不断尝新:教农户拍视频、建村民短视频矩阵,是把话语权还给乡村;设计“采摘券+体验游”模式,是让农产品从普通的商品变成有温度的体验;用“无厘头”短视频吸引流量,也是在用年轻人的语言讲好乡村故事。这些尝试证明,农产品的价值不止食用,更藏在种植的烟火气、收获的喜悦里。
当农产品带着故事走向市场,当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乡村的生命力才能在新与旧的碰撞中愈发旺盛。(华青)
责任编辑:吴 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