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播报
机务放行员:飞机到港我到岗

飞机发动机后面的温度高达90℃

查看飞机起落架外观情况

飞机起飞前,毛师傅与机组人员通话

扫码收看 《记者体验·高温下的坚守》视频
7月25日上午,义乌机场上空,一架架飞机呼啸而过,发动机的轰鸣声与螺旋桨搅动的热浪交织在一起。刚过完安检,记者便穿好防护背心,准备跟着毛健峰师傅,体验机务放行员的工作。
当一只脚刚迈入停机坪,我就感觉到了太阳的威力,一瞬间,地面的高温传导至我的脚底。待会有一架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飞来的飞机降落义乌机场,我要做的就是对这架飞机做一次全身“体检”。
在等待的15分钟里,我们先将含有指挥棒、手电筒、内话耳机、前轮转弯旁通销等设备的工具箱拉到停机坪处,做好准备。
10时22分,飞机平稳降落。做完接机工作,毛师傅就正式开启绕机检查。他拿着一张航司的短停检查工卡,带着我从机头开始,顺时针绕行。飞机的体积非常庞大,并且机身很高,为了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我们在观察飞机外观时,仰头是必然的,当然,也免不了被太阳晒到刺眼。
当检查发动机时,由于叶片尚未完全停止转动,轰鸣声震耳欲聋,而紧随其后的是一股灼热的气流,瞬间将人“蒸”得大汗淋漓。毛师傅说,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要重点检查是否有异物卡在里面,是否有损伤。我凑近一看,浓重的燃油味扑面而来。“这里的温度接近90℃,你感觉怎么样?”毛师傅笑着问。我只坚持了两秒就赶紧退下。“风太大,味太冲,热得几乎窒息。”我回答道。而这样的“烤”验,毛师傅每天要经历七八次。
在接下来的检查中,我们不断重复着抬头、低头、蹲下、起立的动作,一会儿钻到机腹下检查起落架是否漏油,轮胎是否破损;一会儿又绕到机翼旁,仔细查看飞机翼面。毛师傅的脚步不停,我也跟着在毫无遮蔽的停机坪上来回奔走。此后,毛师傅还对机舱进行机载设备信息查阅、燃油余量和机组氧气压力余量等检查。
25分钟后,6个大项、94个小项的绕机检查终于完成,此时我浑身是汗,热得口干舌燥。转头看向毛师傅,他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今天还算好的,只是晒。要是碰上高温雨天穿着雨衣,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那才是真的考验。”毛师傅轻描淡写地说,和旁边热得喘大气的我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毛师傅当天检查的第三架飞机。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只要航班到港的广播响起,他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停机坪上。这份坚守他已持续了12年。
在义乌机场,和毛师傅一样的机务放行员共有12位。这些“飞机医生”,一年365天都坚守在机坪一线。不论艳阳高照还是风雪酷寒,他们都在露天对每架飞机进行严格的全身检查;不论是晨光熹微还是夜半三更,他们都会打着手电筒,在轰鸣的发动机声中核查每一个细节。他们用专业与执着,为每架航班的安全起降筑起坚实的防线,保障每一位旅客平安抵达目的地。(何彦婕)
责任编辑:吴 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