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 更多...
文明播报
“浙BA”赛场上 英姿飒爽的义乌老板娘们

义乌老板娘啦啦队“浙BA”赛场合影。
开栏的话
今年6月,义乌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20.72万户。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奋斗者们共同点燃的熊熊创业之火。其中,不乏频频出圈的老板娘、热衷跨界的老板,以及深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洋Boss,他们共同勾勒出“义乌商圈”的生动群像。
在小商品海洋里,在不胜枚举的商业传奇中,在迅捷的物流之外,这里的市场经营户、中小企业主还有着多元的文化追求。“有情有义 世界义乌”,义乌的魅力,不仅在于商贸繁荣,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在于商业与文化共生的独特气质。
为此,本报特推出《义乌商圈·文化录》栏目,记录经营户们在生意之余的文化生活,呈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与故事,反映他们的精神追求,折射这座城市的品位。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义乌商圈”,聆听那些流淌的文化之音,感受动人的人文之美。
在义乌的女性创业者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义乌老板娘”。她们不仅是家庭的支柱,也是推动义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眼下,“浙BA”城市争霸赛即将点燃战火,而刚落幕的金华预选赛,不仅是篮球健儿们的竞技场,也绽放了女性的独特光芒。在义乌对战东阳、义乌对战武义两场激烈的争夺战中,身价数千万的义乌老板娘们,放下手头的生意,穿起啦啦队服在篮球场热舞呐喊,被网友称为“最贵的啦啦队”。
这支上场秀舞姿的义乌老板娘啦啦队,平均年龄40+,成员大多来自义乌国际商贸城。她们中,有的经营饰品,有的经营辅料,还有的做外贸出口生意,几乎都是扎根商海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奋斗者。
这群义乌老板娘一肩挑着家庭,一肩挑着生意,在进出市场和家门之余,还热衷于跳舞。采访中,被问及爱跳舞的缘由和意义时,她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就像《不如跳舞》歌词写的一样:不如跳舞,让自己觉得舒服,是每个人的天赋;继续跳舞,用这个方式相处,没有人觉得孤独,也没有包袱。
“坚持跳舞只为释放自我”
8月3日早上7点50分,位于银海路的尧尧舞蹈工作室内,十几位穿着荧光色运动背心的义乌老板娘开启了一天的“活力加油站”。“四三二一,再来一组!”跟随领舞老师的口令,她们齐齐起跳、踮脚转体,运动鞋碾过地板“吱呀”作响,汗水被甩头的动作溅成星点……
一个小时后,她们个个红光满面,像是热烈绽放的玫瑰,浑身洋溢着飒爽的气息。紧接着,这里上演了一场“变装秀”——经过短暂的洗漱整理,换上正装的她们,已经是妥妥的老板娘范儿。
“这里离市场近,跳完舞后,我们一般就直接去守店了。有时候,我也会先回家洗澡,煮好午饭,再去市场。”老板娘叶乐慧是温州人,在经商之余每天早晚跳舞,已经坚持五六年了。在她看来,去健身房撸铁不如去跳舞。“跳舞时,我们会放空自己,身心都感觉愉悦轻松。早上跳完舞去店里,思路清晰、情绪饱满,一整天都活力十足。晚上再跳,就把压力都释放掉,焦虑也少了,睡觉也香了。”暑假里,她每天都要管孩子和做生意“两手抓”,从早上五六点一直忙到晚上十一点,甚至更晚。即使如此忙碌,她的身心状态却越来越好。“吃什么都香,也没有体重和身材的焦虑,很符合国家提出的‘体重管理年’的宗旨。”她笑着说。
叶乐慧从全职宝妈到义乌老板娘的蜕变,也许正是这群老板娘坚持跳舞的理由。
“我们已经爱上了跳舞。”老板娘金丽萍介绍,除了在舞蹈房练舞,还会去植物园跳舞,每天尽情释放自己已经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如果,晚上或者周末有空,她们还会相约走出去表演。前几年,一般是去商场超市表演快闪;后来,也经常受邀参加义乌各类文化活动展演。
毫无疑问,“浙BA”赛场是她们登上过的最大最燃的舞台。“我们一共上场了15个人,大家跳得很嗨。”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老板娘琳达依旧难掩激动,为了参加表演,她推迟了约定好的体检。
两次上“浙BA”表演,老板娘们都是一早就开始排练,中午坐大巴车去赛场彩排,在等待的时间里依旧不停地练习。“为了能去赛场给义乌队加油,我们每天市场一关门就排练,整整练了一个星期,拿出了最好的精神状态。甚至,一些老板娘是推了生意去的。”琳达清楚地记得,有个做电线生意的老板娘,表演当天正好赶上最忙的时候——发工资日叠加给供应商打款日。为了两边都不耽搁,她把电脑带在身边,边打款边练舞。
“我们每次参加活动,都重在参与,只为展现自我、锻炼胆量,以适应人生中每个不一样的角色。”金丽萍的观点得到了这群老板娘的一致认可。
“这座活力之城造就了义乌老板娘”
在尧尧舞蹈工作室的微信群里,活跃着400多名会员,大多数是从事贸易和电商的老板娘,每天通过线上线下坚持跳舞的有几十人。
“大家在一起跳了好多年,相识相知就处成了良师益友。”叶乐慧说,新时代女性对自我的要求越来越高,撇开母亲这个身份,义乌老板娘多是一人身兼财务、客服、销售等数职。“大家都喜欢跳舞,慢慢形成了一个‘以舞会友’的小群体。”她深有感触地说,“琳达姐在退休的年纪二次创业成功的精神,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她还会热心地分享守店的生意经。大家时常在一起交流政策、补贴等相关信息。需要找产品时,也会去群里问一问,很快就能得到反馈或者推荐。”
“义乌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造就了义乌老板娘群体。”琳达总结道。
而在舞蹈老师鹏鹏看来,也是义乌开放、包容的环境成就了舞蹈行业的发展,从而为义乌人民增添了运动健身的新范式。
“我们这里的老板娘跳的是尊巴,属于南美热舞,具有浓郁的南美风情。这种舞蹈一般在一线城市跳的人多,在很多县级市几乎找不到尊巴老师。”来自江西的尧尧从事舞蹈教学超过十年,是义乌较早一批学习尊巴并落地工作室的人。在她看来,义乌全民运动氛围良好,再加上对外贸易活跃,义乌市场经营户对国际风的舞蹈接受程度高,“尊巴虽然小众,但在义乌有五六家舞蹈机构,大概两三千人在学尊巴。这也从侧面说明,义乌具有国际化都市的气质。”
“我们在上面放音乐跳舞,楼下的老外经常会跑上来看。”鹏鹏介绍道,之前,一起学跳舞的还有来自印度等国家的学员,有的是义乌老板娘带来的客户,有的是扎根义乌做生意的老外。
尊巴舞的运动强度大,这群义乌老板娘学动作很快,而且很自律,特别能坚持。“她们的心态比较好,跳舞就是来锻炼出汗的,不会苛求老师,也不会苛求自己。”鹏鹏说。
“每天早晚跳舞,已经成了我雷打不动的爱好。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跳下去。”采访的最后,琳达如是说。(左翠玉)
责任编辑:吴 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