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花楼兼职论坛,小红楼论坛免费信息,一品阁免费论坛官网,一品香论坛网

主题活动 更多...

文明播报

一颗糖果的“甜蜜突围”

2025年08月07日  来源:义乌文明网 
嘉奇食品包装车间,工人忙着分装、打包
 
  一颗糖果,看似普通,背后却承载着技术与匠心。在浙江义乌嘉奇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支以“甜蜜事业”为使命的创新团队,正用科技的力量,为传统糖果产业注入新动能。
 
  从“糖衣流泪”到“定妆锁鲜”,从“人工拉丝”到“全自动成型”,李旭辉劳模工匠创新团队用15项国家专利授权、超千万元经济效益,创造了属于他们的“甜蜜传奇”。8月4日,记者走进嘉奇食品,进行了实地探访。
 
从“糖衣流泪”到“定妆锁鲜”
 
  在嘉奇食品的生产车间里,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气息,机械的轰鸣仿佛是一首“甜蜜交响曲”。此时,身着工装、神情专注的李旭辉正俯身观察一颗颗糖衣糖果的表面状态。“糖衣不均,尤其是在高温季节,糖果内部的柠檬酸等成分容易吸收水分,导致糖衣变色变软甚至脱落,影响外观和保质期。”谈起过去的技术瓶颈,李旭辉语气中仍带着几分无奈。
 
  作为一家年产6000吨糖果制品、产品远销欧美国家的企业,嘉奇食品的糖衣类糖果在外贸中占比高达60%。但糖衣不均、易软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出口品质与客户满意度。为了攻克这一困扰糖果行业多年的技术难题,李旭辉带领团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系统性技术攻关。他们从涂层工艺入手,创新引入智能喷头结构设计与涂层厚度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糖衣的均匀覆盖。同时,自主研发酸性颗粒的微胶囊包埋技术,有效隔离了柠檬酸等微细颗粒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从根本上解决了“糖衣流泪”的问题。
 
  目前,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现在,我们的产品在常温下的保质期延长了30%以上,出口品质更有保障。”李旭辉自信地说,这一突破不仅提升了产品稳定性,也为企业赢得国际市场的信任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人工拉丝”到“全自动成型”
 
  如果说糖衣糖果的工艺优化是一次创新,那么棉花泡泡糖生产线的研发,则是一次“破冰之旅”。
 
  传统泡泡糖生产线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品质不稳定。而棉花泡泡糖因其特殊结构,更难实现机械化生产。面对这一“卡脖子”难题,李旭辉团队迎难而上,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用了3年多时间终于完成了“一种含胶姆棉花泡泡糖生产线”项目——国内首个实现全自动拉丝成型的棉花泡泡糖生产线。
 
  该项目不仅突破了胶姆基混合定比技术,还实现了从原料混合到成品成型的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项目落地后,单条生产线年创收达460万元。
 
  据了解,李旭辉所在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于2020年成立,是以两位工匠为核心、联合16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创新团队。这支“小而精”的队伍,围绕糖果与巧克力生产的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先后完成市级重点技改项目3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希望用科技让糖果变得更甜蜜。”李旭辉笑着说,“过去我们靠价格竞争,现在我们靠品质说话。”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嘉奇食品的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企业连续多年海外市场份额增长25%以上。
 
  李旭辉团队的实践,也成为我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近年来,市总工会以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为主要路径,充分发挥劳模工匠人才在示范引领、技能传承、协同攻关、集智创新的积极作用,构建以点扩面、梯次培养、接续传承的工作室创新创效发展新模式。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各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51家,其中,长三角创新工作室1家、省级最具影响力工作室1家、省级5家、金华市级27家、义乌市级17家。(龚盈盈 王滢帧)
 
责任编辑:吴 潮明
霍山县bm468| 迁西县4wx434| 德江县gi2154| 新平npj894| 奉化市r2t951| 皮山县xbz959| 洞口县2fu300| 长海县bj2920| 高邑县ztm170| 宜良县v2t380| 鄂托克旗bcc297| 云南省3zj878| 搜索dcv76| 栾川县vz1312| 灵川县bhx151| 临夏市v1m680| 西华县txj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