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评论
防溺水关键在“上心”
暑气蒸腾的夏日,一汪碧水总能勾起大家亲水的渴望。游泳戏水虽能消暑,却也暗藏溺水风险,给生命安全拉响了警报。
义乌江河纵横、库塘遍布,水库山塘以及开放的戏水区星罗棋布,这份“亲水福利”更需我们用心守护。然而,清凉背后藏着“温柔陷阱”,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可能藏着暗流、深潭或杂物。近年来,尽管防护措施不断升级,但我市人口规模大,防溺水压力不轻。这提醒我们:防溺水不能仅靠“硬件”,更要在“上心”方面下功夫。
个人“上心”是第一道防线。“六不”原则要牢记心间:不私泳、不结伴、无监护不下水,远离无保障、不熟悉的水域,更不能贸然下水救人。青少年尤其要绷紧安全弦,别让一时贪玩酿成悲剧。关键时刻能救命的,还有实用的自救技能:落水后别慌乱,屏住呼吸仰起头,让口鼻露出水面;小腿抽筋时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扳动脚趾缓解;抓住漂浮物借力等待救援,这些技巧要像背乘法口诀一样熟练。
防溺水从来不是孤军奋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织密防护网。家长要当好“安全员”,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学校要让防溺水教育活起来,主题班会讲案例,应急演练强技能,让安全意识扎根心底。社区要守好“责任田”,巡查队多跑路,警示牌更醒目,救生设备摆到位,智能防控科技更新快,让危险水域“看得见、管得住”。
值得一提的是,为满足群众的游泳需求,我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放了一些水域、泳池,并在部分水流平缓的区域设置玩水区,积极用暖心举措化解“亲水焦虑”,既满足纳凉需求,又筑牢安全屏障。但这绝非防溺水松懈的理由,唯有时刻“上心”,才能让便民措施真正护民平安。
水无情,人有智。这个暑期,让家庭的叮嘱、学校的教诲、社区的守护共同发力。唯有每个人都“上心”,各方力量齐用劲,让碧水清波只留清凉,不留悲歌。尚凡
责任编辑:吴 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