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播报
装卸工:用汗水托举“义乌速度”
装卸工人每天都要搬运不少货物。
两人配合装卸货物。
装卸工人手上磨出厚厚的茧子。
扫码收看 《记者体验·高温下的坚守》视频
“买全球、卖全球”,凭借小商品贸易崛起的义乌,离不开高效运转的物流链条。而在这背后,装卸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9月2日上午,记者走进福田物流中心,货物碰撞声、货车行驶声、工人呼喊声此起彼伏,交织出一派繁忙景象。我来到伟东物流档口,见到了我的一日师傅付家峰,他早已投入紧张的工作,搬完了一大堆货物。我迅速戴好头盔,紧跟他的脚步,开始了装卸工的体验。
装卸作业通常需要两人协作:一人站在货车上,将货物逐件搬至货车边缘;另一人则在车下,负责接应并将货物转运至指定位置。在付师傅的帮助下,我手脚并用,颤颤巍巍地爬上了货车。起初我看每件货物的体积并不大,以为重量应该不重,可一提才发现,远没有想象中那般轻松。付师傅告诉我,这批货主要是刀叉勺等餐具,看似小巧,实则沉重,每件约15公斤,有些大件甚至超过百斤。
我来来回回搬了几趟,没搬几件就已经全身冒汗。一批货搬完后,装卸工人还要仔细清点数目,与清单核对。等这批货被拉走,大家才能稍作休息,紧接着又投入下一批货物的搬运中。
当天有一批货是大件,每件约20公斤。我需要使出全身力气,甚至用上“吃奶的劲”,才能勉强提起。没办法,我大多时候只能选择把位置较远的货物推至货车边缘。可是即便这样“偷懒”,也依然耗费了我大量体力。待这批货物搬完时,我已经有点晕头转向,蹲在原地好一会儿,才慢慢缓过神来。
休息时,我从师傅们口中得知,这批货是从广东揭阳发运来的,整辆车大约装了1500件。“干起活来,就没什么时间休息了。我干这一行已经20多年,早就习惯了。”付师傅面带笑容地说。
几分钟的休整转瞬即逝,我们再次投入货物的搬运中。持续劳作之下,我逐渐感到右边身体的肌肉开始酸痛。这批货虽然只有50件,但是每件货的重量有30公斤。没搬几件,我就感觉手指被磨得生疼、渐渐红肿,浑身也使不上劲。于是我不得不退到一旁休息,付师傅立刻接替了我的位置,一件接着一件地搬,动作几乎没有停顿。站在一旁的我,注意到付师傅肤色黝黑,手已沾满灰尘,手掌上布满了厚厚的茧子。
虽然搬货的场所是在室内,避开了太阳的直射,但高强度的搬运作业,依然让装卸工人们的衣服被汗水浸透。
每一天,在福田物流中心,车来车往,数百位装卸工人日复一日地坚守一线。每一件准时送达的远方包裹背后,都是装卸工人不畏酷暑、不负托付的默默付出。他们用坚实的臂膀、辛勤的汗水,守护着现代物流链的顺畅运转,也让“送达”二字有了温度。(何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