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花楼兼职论坛,小红楼论坛免费信息,一品阁免费论坛官网,一品香论坛网

主题活动 更多...

文明播报

“金萧”抗日中心:义北大陈

2025年09月04日  来源:义乌文明网 
 
坚勇大队塑像
 
义乌大畈会师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陈镇大畈村是当年中共金萧地委的诞生地,金萧抗日游击根据地,特别是诸(暨)义(乌)东(阳)抗日根据地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的核心活动区域;楂林、溪后一带,是诸义东抗日武装——坚勇大队的重要活动地。大陈镇在浙江抗战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一度成了“金萧”抗日中心。
 
  “金萧”是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地域名称。金萧地区,位于浙江中部,东抵会稽山,南至金华山,西临兰江、富春江,北达钱塘江,泛指浙赣铁路金华至萧山段两侧的广大地区。金萧地区曾是浙西新四军苏浙军区一、三、四纵队与浙东游击纵队联系的桥梁。
 
  浙赣铁路是华东和中南地区联系的重要交通干线,金萧线是杭州至浙江中部的重要走廊,东控宁绍平原,西制苏浙皖广大山区,越过浙北平原,可虎视京沪。金萧地区位置特殊,是个战略要地,为兵家必争之地。
 
  皖南事变后,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深入浙东四明山,惊动了国民党顽固派,蒋介石急令国民党第三战区“限期剿灭”,随后组织两万余顽军开始进攻四明山浙东抗日游击根据地。为策应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发展浙赣铁路金华至萧山段两侧的抗日游击战争,牵制和调动国民党顽军的兵力,减轻对四明山根据地的压力,中共浙东区党委决定建立金萧抗日根据地。
 
  金萧抗日根据地,由诸(暨)北、金(华)义(乌)浦(江)兰(溪)、诸(暨)义(乌)东(阳)、路西4个基本区组成,是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北大陈镇,是当年诸义东抗日根据地,甚至金萧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
 
辉煌历史与关键事件
 
  大陈镇地处义乌北部,距义乌市区20千米,山高林密,地形复杂,“进可攻,退可守”,是我党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的理想区域。
 
一、中共金萧地委在大畈诞生。
 
  1943年5月,金义浦抗日根据地党组织遵照中共浙东区党委关于“开辟诸义东边区,与诸暨‘小三八’部队联系,积极打通与四明山根据地的通道”“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派八大队参谋童坤到诸义东边区的义东北地区活动。
 
  诸义东边区指诸暨南部的璜越区,义乌的浙赣铁路大陈至苏溪段以东,义乌江以北的六都坑、八都坑、九都坑和十都坑等一大片山区和丘陵地带,以及东阳的岭北周地区(今属诸暨市管辖)。这里既是金义浦抗日根据地第八大队的东方屏障,又是诸北根据地“小三八”部队进入四明山根据地的通道,以大陈镇为中心,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然而,这一地区当时为日伪顽所控制,斗争环境十分复杂。1943年7月,金义浦抗日根据地又派崔洪生带一个短枪组进入义东北,建立情报站和游击小组,并在溪后村成立中共义东北工委(兼管东阳岭北周区)。
 
  8月中旬,抽调以金义浦抗日根据地第八大队第二中队(严州中队)为骨干的60余人枪组成新的武装部队,挺进义东北。首战楂林告捷后打出“坚勇大队”旗号,并逐步开辟义东北抗日游击区。
 
  11月18日,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为执行蒋介石“限期剿灭”的命令,组织两万余顽军开始进攻四明山。三北游击司令部和四明山抗日根据地人民开始了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
 
  为了策应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1943年12月初,浙东区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兼会稽地委书记杨思一,会稽地委委员、司令部参谋处处长蔡群帆和第三支队政委钟发宗,率领第三支队第二大队六中队(简称“三支六中”)汇合诸北“小三八”部队,于12月15日到达诸(暨)南、义(乌)北交界的白枫岭下(今大陈镇红枫村),与前来迎接的义西第八大队和义东北坚勇大队会师。第二天,会师部队一同开拔到义北大畈村。
 
  12月18日,在义北大畈召开军政扩大会议。根据中共浙东区党委决定,杨思一宣布金属地区党组织与会稽地委合并,成立中共金萧地委,组建金萧支队。杨思一任书记,兼金萧支队政委;蔡群帆任地委委员兼金萧支队支队长;钟发宗任地委委员兼金萧支队政治部主任;陈雨笠任地委委员兼第八大队政工室主任,分管金义浦、诸义东工作;马青任地委委员兼诸暨县委书记,分管诸北工作。
 
  中共金萧地委下辖:金义县委(后改成金义浦县委)、义(乌)东北工委(后改成诸义东县委)、诸暨县委、嵊(县)西县委、永(康)武(义)特派员、兰(溪)建(德)浦(江)三县边界工委、兰溪特派员。
 
  中共金萧地委的建立,以及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的组建,使金萧地区的党组织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统一的抗日主力武装部队,为金萧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隐蔽在国民党部队的300余人枪与金萧支队在大畈会合,整编为金萧支队独立大队。
 
  1942年8月,在中共地下党员彭林、俞慕耕等人的帮助下,挂名国民党第35军“军部高级参谋”的吕师扬收编了两个大队600余人,整编为永康县抗日自卫总队,吕师扬任总队长。不久,吕师扬任义乌县县长,仍兼第四专区保安总队长,部队进入义乌东部接近敌区活动。在日军的3次“扫荡”中,保安总队接连受挫,人员锐减。于是,吕师扬撤销保安总队,将剩余人员合并为一个大队,更名为“义乌县抗日自卫独立大队”。
 
  彭林归队后,联系中共地下党员,在“义乌县抗日自卫独立大队”建立了中共工委……完全控制了“义乌县抗日自卫独立大队”,使之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1944年3月23日,经中共浙东区党委批准,由中共工委掌握的国民党义乌县抗日自卫独立大队300余人枪,在义北大畈村与新四军金萧支队会师,改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独立大队。
 
三、中共诸义东县委在大畈举行扩大会议,500余北撤人员在大畈会合。
 
  1945年1月,中共诸义东县委扩大会议在义北大畈村举行,50余人到会,并举行整风学习。
 
  1945年9月26日晚,200余名诸义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北撤人员在大畈集中,正好与途经大畈的300余名路西根据地的北撤人员会合,次日一同北撤。
 
保护红色旧址
 
与助推乡村振兴
 
  在红色旧址、遗址最多的乡镇之一——大陈镇,拥有丰富的抗战文化资源,一个个革命胜迹散落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中共金萧地委诞生地,“三支六中”、诸北“小三八”部队、义西第八大队和义东北坚勇大队的会师地,金萧支队、坚勇大队的重要活动地等留下的一批红色抗日旧址、遗址和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大陈镇这些保留下来的红色抗战旧址、遗址和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是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的主要场所,是对党员干部、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也是党性教育、品德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不可再生的红色资源。
 
  近年来,大陈镇党委政府积极挖掘保护,努力发挥红色资源、文化遗产的作用,推动老区发展。
 
  系统性保护要遵循“统一规划、分类保护、合理利用、属地管理”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持红色旧(遗)址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精准助推乡村振兴和老区共富。
 
  以爱国主义为特色的红色抗战故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是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讲好身边的抗战故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应元亮 吴优赛 供图)
责任编辑:吴 潮明
建瓯市wsc379| 屯留县y4x234| 高邮市kna372| 新安县4ix935| 平江县iy4956| 永昌县mlm603| 高台县u4f385| 那曲县zbn795| 阿勒泰市kxd590| 镇雄县2ko852| 宝鸡市iq3102| 新乡市buv844| 扬中市e3y574| 克拉玛依市uwu888| 阿拉善右旗3ou273| 永仁县tu3135| 禄劝pgl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