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 更多...
文明播报
环卫工人:用汗水守护城市洁净

冲洗路面。

工作间隙短暂休息。

清扫路面。

捡拾垃圾。

扫码收看 《记者体验·高温下的坚守》视频
热浪滚滚,酷暑难耐,当人们纷纷躲进空调房寻求清凉时,城市街头巷尾,那一抹抹亮眼的“环卫橙”依然在烈日下执着坚守。8月19日上午,记者走进绣湖广场,跟随环卫工人王克伟师傅,亲身体验这份高温下的坚守。
“先从东边扫起吧,这会儿人少点,但垃圾可不少。”作为清扫组的一员,王师傅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这片区域的干净整洁。我接过王师傅递来的大扫帚,开始清扫广场上的落叶和零星的纸屑。看似简单的“扫”,其实也有门道——如何用力、如何聚拢垃圾、如何避免尘土飞扬,都有讲究。没扫几下,我的手臂就开始发酸,动作也显得笨拙。而一旁的王师傅动作娴熟,迅速将垃圾聚集成堆,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的细小杂物。
“这是个细致活儿,更是个耐热活儿。”王师傅边扫边说。为了避开午间高温,王师傅每天凌晨4点便到岗,进行全面清扫,随后便在责任区域内不间断地巡回捡拾。他所在的清扫班组共有70余名环卫工人。每人每班负责的区域都在4000平方米左右,一天下来,行走的步数能轻松突破2万步,清理出的垃圾、落叶能装满至少5辆小型三轮垃圾车。
除了大面积的清扫,捡拾垃圾也不是省力活。我跟随王师傅,沿着绣湖广场边缘、花坛、座椅旁仔细搜寻。纸片、烟头、塑料水瓶……这些不起眼的小垃圾,都需要弯腰甚至蹲下,用手或夹子捡起。每当蹲下时,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地面辐射上来的热度。当我在绿化带的边缘找到一个小烟盒时,手指刚触碰到地面,强烈的灼热感就让我下意识缩手。而王师傅却仿佛感觉不到那份灼热,不一会儿就收集了不少垃圾。
然而,清洁工作远不止于此,王师傅还需要及时擦洗清理街边的垃圾桶。“天热味道重,垃圾桶必须早点清理干净。”他边说边拿起半湿的抹布,开始仔细擦拭垃圾桶的外立面。太阳早已将垃圾桶的桶壁晒得发烫,王师傅弯着腰,用力抹去桶盖边缘、投递口周围、桶身的灰尘污渍,确保外观整洁。不一会,汗水顺着他的脖子大颗大颗地淌下,橙色工作服也早已被汗水染成深色,紧紧贴在身上。
完成一系列工作后,我们到广场一角的树荫下短暂休息。王师傅摘下草帽,大口喝着水,擦汗的纸巾也已经皱巴巴。“习惯了,心静点就还好。”在一线环卫岗位已坚守6年的他,粗糙的手掌布满了老茧和划痕。他的工具车上,常备着防暑药品和大容量水壶,这些都是他在酷暑中必备的“护身符”。
据了解,高温天气下,义乌城区每天奋战在一线的环卫工人有2000人左右,他们分布在道路清扫、洗扫车和垃圾转运等不同岗位上。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无数次的挥扫、弯腰和数万步的丈量,默默守护着城市的洁净,用辛勤和汗水诠释着平凡岗位上的责任与担当。(魏佳佳)
责任编辑:吴 潮明